北京时间 7 月 22 日,日本著名乒乓球杂志《桌球王国》撰文称赞夺得多哈世乒赛和美国大满贯男单冠军的王楚钦,并对他的"四大绝技"进行了详细分析。
日本媒体认为王楚钦有四大绝技。第一项绝技:正手,以世界最快速度著称的正手强力进攻,完美的左脚蓄力与低重心姿势。
上面连拍图,展示的是王楚钦的第三板正手强力进攻。面对对方加转拉起来这样回球质量不高的接发球,图 3 中他在击球前的引拍动作,正是中国乒乓球的"教科书"。他充分压下髋关节,将力量储存在左脚,同时身体完全没有晃动,保持了极佳的平衡。
即使面对的是高吊的来球,他仍会先做出一个低重心的姿势来击球,这同样也是中国乒乓球的一项基本原则。如果一开始就把姿势架得太高,就无法应对来球较低的情况。因此,要先做出最低重心的姿势,然后再根据球的高度调整身体和球拍的位置进行挥拍,这样可以大大减少失误。
他的挥拍速度非常快,在这样几乎完美的击球准备下,什么世界顶尖选手也很难接回他的球。虽然王楚钦的反手技术也不断加强,但他最强的得分手段依然是这板正手的强力进攻。
第二项绝技:反手,手腕充分引拍至板面翻转,反手威力强大的拧拉。
上面的连拍图展示的是王楚钦面对发到正手短球时,使用反手拧进行接发的动作。面对正手短的发球时,如图 1 所示,如果不把左脚深深插入球台侧面,就会被球台的支撑结构挡住,很难准确地使用拧拉这个技术动作。
最值得关注的是图 2 中引拍时球拍的角度:板面几乎翻转到反手面朝向自己的程度。这是打出旋转强烈的反手拧的关键。如果在引拍过程中板面没有充分翻转,而是停留在垂直触球的角度,就不可能打出足够的威力。此外,他击球后的下半身稳定性也极为出色,完全没有任何晃动。
在相持中始终保持以正手进攻为目标的姿态,从左脚在前到右脚在前的站位转换,上方的连拍图展示了王楚钦从第三板反手进攻过渡到第五板反手的技术衔接过程。在发球之后,对手劈长回球,王楚钦在图②中调整到左脚在前的站姿,利用身体的旋转,在③ ~ ④中拉出旋转强烈的反手弧圈球。
接着,在图 5~6 中拉完球后的中远台准备,此时他已经调整成了右脚在前的站姿,方便下一板使用正手进攻。在保持随时可以用正手攻击的准备状态下,依旧冷静地使用反手进行回球(图 7~8)。
即便不是每一板都强行用正手攻击,也依然可以得分,这就展现出他正反手均衡的高超能力。从第三板到第五板之间,他对于站位与球台距离的精准控制,使得这段连续进攻极具亮点。
第三项绝技:发球,击球瞬间精妙的重心转移,细腻变化与低弧线相结合的发球技术。
王楚钦的发球并不是那种通过强烈变化来诱使对手频繁出现接发失误的类型,而是巧妙地在下旋与上旋之间制造微妙差异,一旦对方接球稍有冒高,就会被他紧接着的第三板强力正手进攻一板击穿。这就给对手带来了极大的心理压力,使他们在试图在接发球环节做得更严密时,反而容易对细腻的旋转变化而出现失误。
上面的连拍图展示的是王楚钦的左上旋发球。在图 3 中他在击球的同时跺右,击球瞬间精妙的重心转移,时机掌握得极佳。而在击球前一瞬间,根据板头的位置不同,发出不同的旋转:若在板头仍未完全转过来的状态下击球,就会形成下旋;若在板头已经转过来的状态下击球,则是上旋。
这两种发球,他的挥拍动作几乎完全相同,摩擦球的后方,制造出低而快的弧线,再加上在图 7~8 中刻意加入的假动作,铸就了让对手极难判断其旋转的高质量发球。
王楚钦发球时身体在到球台侧边(图 1),这样一来就不会受到球台的阻碍,更容易发挥身体旋转的力量。在图 2 右脚踩实击球后,图 3 中,他的左脚就已经开始回位,同时将踏出的右脚收回配合身体旋转,并在图 5 完成回位。他的这一连贯动作遵循着" 1(踏步)2(转身)3(回位)"的节奏,再根据对手的接发情况,像图⑥这样调整自己与球台之间的距离,以便更好地准备第三板进攻。
第四项绝技:战术,封锁难缠对手莫雷加德的拿手武器,两面连续直线进攻的战术运用。
上面的连拍图展示的是,在多哈世乒赛男单半决赛王楚钦对阵莫雷加德时的一个相持回合。面对在反手侧拥有多样技术手段的莫雷加德,王楚钦首先通过图 2~3 的中路摆短将对方引至近台,然后在第 4 板时用线路刁钻的反手直线球(图 6~8)进攻。
莫雷加德没有想到这个路线,但仍用带有右侧旋的反手防守(图 9)将球回到王楚钦的正手位。而面对这样一记带旋转、向正手拐的来球,王楚钦刻意放慢击球点,选择了带强烈旋转的正手直线球(图 10~2)进行进攻,从而逼出莫雷加德的失误。
此外,面对反手有一板强力弹击反攻的莫雷加德,王楚钦还通过频繁地用旋转强烈的球压向他正手位,限制了莫雷加德的技术发挥空间。这一回合出现在第 4 局 10-10 的关键时刻,正是王楚钦用来"封锁莫雷加德"的精彩战术表现。
粤友配资-股票配资利息-股市配资技巧-配资平台最新消息一览表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