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首家之后,又有1家企业采用科创板第五套标准申报上市。
近日,生物医药企业恒润达生递交了科创板申报材料,申报书明确表示,本次申报科创板采用的是第五套上市标准。公司产品尚未上市销售,公司尚未盈利并预期持续亏损。
业内人士认为,重启未盈利企业适用科创板第五套标准上市,有利于增强对优质科技型企业的制度包容性、适应性,彰显尊重科技创新规律,更好支持优质科技型企业发展的政策导向。
又一家采用第五套标准申报科创板
恒润达生的招股书称,公司是一家拟采用第五套上市标准的生物医药行业公司。
公司适用并符合《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第2.1.2条规定的上市标准:“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40亿元,主要业务或产品需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市场空间大,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医药行业企业需至少有一项核心产品获准开展二期临床试验,其他符合科创板定位的企业须具备明显的技术优势并满足相应条件。”
招股书提醒投资者,公司产品尚未上市销售,公司尚未盈利并预期持续亏损。截至本招股说明书签署日,公司产品均处于研发阶段,尚未开展商业化生产销售,公司尚未盈利且存在累计未弥补亏损。2022年度、2023年度及2024年度,公司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27371.22万元、-28365.34万元及-18776.20万元,归属于公司股东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分别为-29231.15万元、-30408.79万元及-20841.79万元。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累计未分配利润为-90415.49万元。
“未来一段时间内,公司预期仍将存在累计未弥补亏损并持续亏损。”招股书称。
恒润达生是一家专注于突破性免疫细胞治疗产品研发与生产的创新生物医药公司,主要聚焦恶性血液病和实体肿瘤等治疗领域。截至本招股说明书签署日,公司形成了从早期研发阶段到成熟临床试验阶段的在研管线布局,正在开展包括CAR-T、CAR-NK等技术在内的10个主要产品对应的11个在研项目。
招股书显示,根据公司发行及上市方案以及公司的实际情况,公司本次发行的募集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将按轻重缓急顺序投资于以下项目。肿瘤免疫细胞治疗产品研发项目预计投入13.37亿元;总部及产业化基地(一期)项目预计投入6亿元;补充流动资金预计6亿元。
首家已过会
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重启后首家申报企业是禾元生物,已在7月1日过会。
禾元生物成立于2006年,是一家创新型生物医药企业。自创立以来,该公司便将业务聚焦于“重组人白蛋白”这一蓝海赛道。据悉,禾元生物核心产品HY1001(重组人白蛋白注射液)已完成Ⅲ期临床试验,并被国家药监局纳入优先审评程序,预计将于近期获批上市,有望成为国内首个上市的重组人白蛋白药品。
今年6月18日,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在2025陆家嘴论坛上宣布,将在科创板设置科创成长层,并且重启未盈利企业适用科创板第五套标准上市。
据悉,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主要适用于产品技术复杂、资金投入大、研发周期长的企业,目前已在生物医药领域落地,取得了积极成效。禾元生物就属于生物医药领域的企业,本次申报的恒润达生也是生物医药企业。
科创板自2019年设立以来,第五套上市标准一直是未盈利硬科技企业登陆资本市场的重要路径。2023年,采用科创板第五套标准申报的未盈利企业的IPO进程进入实质性暂停。2025年3月,证监会党委召开扩大会议指出要增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支持优质未盈利科技企业发行上市,稳妥恢复科创板第五套标准适用。
上交所的数据显示,六年来,54家未盈利企业成功登陆科创板。2024年,这54家企业共实现营业收入1744.79亿元,其中26家企业营业收入突破10亿元。可圈可点的是,六年间54家公司中累计有22家企业上市后实现盈利,成功摘掉了“未盈利”的帽子。六年来,这54家企业依托从资本市场募集的资金,累计投入研发共计1639.25亿元,20家按照第五套上市标准上市的生物医药企业中有19家实现核心产品上市。
责任编辑:凌辰
粤友配资-股票配资利息-股市配资技巧-配资平台最新消息一览表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